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抗辩权法律制度:我国有哪些法律规定?
释义
    履行抗辩权包括同时履行、先履行和不安履行抗辩权。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条规定,互负债务的当事人应同时履行,但一方可在对方履行前拒绝履行。根据第五百二十六条规定,若存在先后履行顺序,未履行方可拒绝先履行方的请求。若先履行方履行不符约定,后履行方可拒绝相应请求。
    法律分析
    履行抗辩权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履行抗辩权。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第五百二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拓展延伸
    我国抗辩权法律制度: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抗辩权法律制度旨在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抗辩权,即有权利提出辩解、申请排除非法证据、质证证人证言等。这一制度的实施旨在确保审判的公正性与合法性。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被告人的抗辩权,保障了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的权益。同时,相关法律还规定了被告人在刑事审判中的权利保护措施,如委任辩护人、通知被告人权利等。这些法律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效地保障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了刑事审判的公正性和正当性。
    结语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条和第五百二十六条的规定,履行抗辩权包括同时履行、先履行和不安履行。这一法律制度旨在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享有抗辩权,可以提出辩解、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等。这些法律规定确保了审判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同时也保障了被告人的权益。相关法律还规定了被告人的权利保护措施,如委任辩护人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效地保障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了刑事审判的公正性和正当性。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2: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