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能否合法解除劳动合同? |
释义 | 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和流程:1)试用期内不符合条件;2)严重违纪违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4)刑事责任追究。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工作;员工不能胜任工作;劳动合同基础发生重大变化。流程:1)双方协商一致;2)工作交接;3)支付薪资和经济补偿;4)解除合同;5)办理证明和档案转移;6)备案保存二年。 法律分析 公司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有以下情况: 1、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本人: 1、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适当工作; 2、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根据本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按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给予经济补偿金,工作1年给1个月,其中第(二)种情形最多给12个月。 公司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流程如下: 1、公司及员工均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2、双方在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 3、用人部门安排员工依照相关规定办理工作交接; 4、在员工办理完毕工作交接后,财务科应当结算并支付该员工的薪资,如是公司方提出解除合同,还应当结算并支付该员工的经济补偿; 5、完成上述流程后,劳动合同按双方约定解除; 6、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人力资源科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7、对解除的劳动合同的文本原稿及原电子档案进行备案,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结语 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包括:试用期内不符合条件、严重违纪、严重失职、追究刑事责任。若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后无法从事原工作,或经过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工作,或劳动合同订立时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无法履行,可解除劳动合同并给予经济补偿。解除流程包括协商一致、工作交接、薪资结算及经济补偿支付。人力资源科出具解除证明并办理档案和社保转移手续,解除的合同备案保存二年备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无过失性辞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