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擅离军事职守罪的刑罚是什么? |
释义 | 该段内容介绍了军职人员在战争或部队接受作战任务时,若严重违反纪律导致严重后果或特别严重后果,将面临刑罚。其中,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国刑法逃离部队罪既遂的量刑标准为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若指挥人员和值班、值勤人员严重违反纪律,导致严重后果,他们的刑罚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若导致特别严重后果,他们的刑罚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所称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 一、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的最新判刑标准是什么? 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的最新判刑标准:既遂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的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贪生怕死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故意制造谣言,在部队中散布怯战、厌战思想或恐怖情绪,动谣军心的行为。 二、中国刑法逃离部队罪既遂怎么量刑 逃离部队罪,是军职人员故意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逃离部队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拓展延伸 一般战时自伤罪既遂是怎么判刑的? 一般战时自伤罪既遂的判刑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自伤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畏惧战斗,贪生怕死,用自伤身体的手段逃避军事义务的行为。 结语 以上是对相关法律条文的解释和说明。然而,法律是严肃而复杂的,具体的刑罚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判断。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百二十五条,指挥人员和值班、值勤人员擅离职守或者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