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能否在未公开的情况下提交报警申请?
释义
    报案、控告、举报人可要求保密,不让家人知道。《刑事诉讼法》规定,接受口头举报的工作人员需记录并经举报人签名。即使事实有出入,也要与诬告区别对待。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应保障报案人及其近亲属安全。如果举报人不愿公开身份和行为,应保守秘密。
    法律分析
    报警立案可以不让家人知道,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当事人去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后,不愿意让家人知道的,在报案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进行保密。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拓展延伸
    隐私保护与报警申请:未公开情况下的可行性
    在未公开的情况下提交报警申请的可行性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和法律要求。隐私保护是一个重要的法律原则,保护个人信息的私密性。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涉及到个人安全、公共利益或犯罪行为,即使未公开,提交报警申请可能仍然是可行的。然而,这需要根据当地法律和相关法规进行评估。建议您咨询当地律师,了解具体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以确保您的行为合法合规。请记住,本答案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法律咨询和评估。
    结语
    保护个人隐私是法律的基本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报案、控告、举报人可以要求保密。在提交报案时,如果不愿让家人知道,可以要求公安机关保守秘密。然而,是否可以在未公开的情况下提交报警申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要求进行评估。建议您咨询当地律师,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确保您的行为合法合规。本答案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法律咨询和评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八章 信息公开 第七十六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以及捐赠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不同意公开的姓名、名称、住所、通讯方式等信息,不得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八章 信息公开 第七十五条 慈善组织、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向受益人告知其资助标准、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等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五十四条 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8: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