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工地上没有高温补贴怎么办
释义
    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提供防暑降温饮料和药品,以保障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的安全和健康。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用人单位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包括职业健康检查、通风设备、个体防护用品、调整工作时间、制定应急预案和进行宣传教育。高温补贴是为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用人单位需支付给劳动者。
    法律分析
    一、工地不发高温补贴怎么办
    不按规定发高温津贴属违法!
    用人单位应供给防暑降温饮料以及必需的药品
    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高温津贴的,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用人单位高温天必须要做这些事
    根据安监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17年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高温天气来临,用人单位要做好以下事项:
    一是要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组织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及时调整作业岗位。
    二是要在高温作业场所增添必要的通风或降温设备,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和防暑降温所需的清凉饮料及保健用品,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
    三是要根据本单位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合理安排或调整劳动者夏季高温天气工作时间,适当增加高温作业环境下劳动者休息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从事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四是要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并组织演习,根据从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数量及作业条件等情况,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足量的急救药品。同时,要对劳动者进行高温防护和中暑急救宣传教育,增强劳动者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什么是高温津贴
    高温补贴是为保证炎夏季节高温条件下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保障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决定适当提高职工夏季清凉饮料费发放标准。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
    结语
    高温津贴是用人单位为保障劳动者在高温条件下的安全和健康而支付的补贴。根据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下未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情况下,应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高温津贴。为确保劳动者的安全,用人单位还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包括提供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的药品,增添通风或降温设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习,以及加强劳动者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五十一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法对工伤保险费的征缴和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依法对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五十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听取工伤职工、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以及社会各界对改进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条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骗取工伤保险待遇,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