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2018年9月,民事强制执行法纳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二类项目,确定最高人民法院为牵头起草单位。最高人民法院党组高度重视,作出专门部署,成立专班开展起草工作。2018年,组织专家学者和法院系统业务骨干,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形成草案初稿。此后,通过召开近20次地方法院座谈会、专家研讨会等方式,对初稿进行修改,于2019年9月形成草案征求意见稿。2022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对草案进行专题研究,并向中央政法委书面报告。2022年2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汇报起草情况,5月向全国人大监司委全体会议汇报起草情况,根据两次会议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提请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 一、强制执行流程: 1、申请。 2、法院受理。 3、申请复议。 4、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 5、采取强制措施。 二、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 1、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2、划拨存款、汇款。 3、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4、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5、代履行。 6、其他强制执行方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三条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条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