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伤残鉴定类型有哪些 |
释义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种类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 临床法医鉴定项目: 1、损伤程度鉴定 即轻伤、重伤、轻微伤鉴定或称伤情鉴定。 2、伤残程度鉴定 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 3、因果关系鉴定 指损伤与疾病的关系鉴定。 4、医疗纠纷司法鉴定 医疗行为中是否存在过错,若有,与患者死亡或残疾之间的关系。 5、保险理赔鉴定 是否意外伤残、重大疾病、全残、失能达到保险理赔规定。 6、影像学资料的同一认定 所提供X光片、CT等资料是否为同一人。 7、损伤后误工时间的审查 损伤后休息时间长短的合理性判断。 8、护理依赖程度鉴定、医疗依赖程度鉴定 损伤致残后对护理及医疗的依赖情况判断。 9、致伤物推断或损伤机理分析 从损伤形态推测致伤物或分析损伤形成机理。 10、保险调查 一、伤残鉴定出来后的赔偿怎么进行? 1、工伤报告程序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了工伤保险的才有这个程序。 2、工伤认定程序 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工伤(亡)事故进行调查确定是否属工伤的程序,这是一般工伤必走第一步。但用人单位书面认可为工伤的,又没有投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可以不走这一程序。 3、工伤鉴定程序 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即走完工伤认定程序后),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的评定伤残等级的行为。 4、协商赔偿程序 工伤鉴定以后,就可以依据鉴定的标准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 5、劳动仲裁程序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的,则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 6、法院审理程序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7、执行程序仲裁或者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的,则可以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法院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由法院执行。 8、申诉程序对生效判决不服的,则可以申请启动再审程序,但这一般很难。 二、伤残鉴定需要哪些手续? 伤残鉴定分两种: 1、司法鉴定。 2、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的伤残等级鉴定,二者分别针对不同的部门。 司法鉴定主要是针对公安或法院审理用。这一块带上相关病历去,交钱就能做。 劳鉴委做出的伤残等级鉴定主要针对工伤这一块。 《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对工伤赔付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到劳鉴委做伤残等级鉴定的前提是拿到认定工伤决定书。 如果没认定为工伤的话,一般是不受理伤残等级鉴定的。 如果有认定工伤决定书的话,做伤残等级鉴定一般要提供以下材料: 劳动行政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通知书(原件) 因工伤残等级鉴定表(一式三份),照片一栏需粘贴本人近期免冠照片并单独附照片一张; 伤病情材料原件(复印件需到医院加盖公章确认),具体包括:入院急诊病历、住院病案、书面检查报告、出院证、出院小结、病历本、病情诊断证明书(申报前两个月内开具); 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三份; 上述材料在规定的时限内交到发认定工伤决定书单位的伤残等级签定部门。一般是2个月内做出等级鉴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