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的区别是? |
释义 |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与转让的区别在于主体、行为性质、转移条件与程序以及交易市场等方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的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而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个人或集体将其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给他人的经济行为。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条件包括出让方式和划拨方式,具体要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法律分析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的区别是? (一)主体不同 出让主体:国有土地所有者,即国家,由法律授权的县以上人民政府予以具体实施; 转让主体: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 (二)行为性质不同 根据物权理论,出让,他物权设定;转让:他物权转移。 (三)转移条件与程序不同 出让条件无限制,签订出让合同,缴出让金,即可办证;转让条件有限制,转让须经申请、审批或补办出让手续,缴纳税费,方可登记过户。 (四)交易市场不同 出让,一级市场,即国家作为国有土地所有者垄断;转让:二级市场,即符合法定条件的自由转让。 二、两个权利的不同定义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定义: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向国家交付土地使用权出让费用,国家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的年限内让予以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定义: 在我国土地所有权分为国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首次从国家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个人或者集体将其土地使用权以有偿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出让,租借给他人的经济行为。通常是指城市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一是对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依法享有的占用、收益及处分权进行保护。二是对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这些权利进行限制和调节。 三、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模式及操作事项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条件,除一般的民事行为生效要件外,尚须如下特别要件: 1、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条件 (1)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支付全部土地出让金,并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 (2)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5%以上,属于成片开[4]发土地的,形成工业用地或者其他建设用地条件; (3)转让房地产时房屋已经建成的,还应当持有房屋所有权证书。 2、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条件 (1)土地使用者为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2)领有国有土地使用证; (3)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合法的产权证明; (4)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 3、 《房地产管理法》第38条、第39条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45条 结语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转让有着明显的区别。出让由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进行,转让则由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进行。行为性质上,出让是他物权设定,转让是他物权转移。转让的条件和程序相对较为复杂,需要经过申请、审批或补办手续,并缴纳税费。而出让则较为简便,只需签订合同并缴纳出让金即可办证。交易市场上,出让属于一级市场,由国家垄断,而转让则是二级市场,符合法定条件的自由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涉及多项条件和操作事项,具体要求根据不同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有所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十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十四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十九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应当全部上缴财政,列入预算,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上缴和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