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诉讼中的特别程序有哪些?
释义
    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特点及救济途径,包括非讼性、审判组织特殊性、审级制度和审限特殊性、级别管辖、免交案件受理费等。特别程序案件的救济途径包括向作出判决、裁定的法院提出异议,经审查后作出新的判决、裁定或驳回异议。对确认调解协议、准许实现担保物权的裁定,当事人应在一定时间内提出异议。常见的民事诉讼类型包括财产权纠纷、合同纠纷、债务纠纷、人身权利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经济合同纠纷等。
    法律分析
    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特点:
    1、非讼性:选民资格案件除外。
    2、审判组织的特殊性:独任制为原则,单一式合议庭为例外。
    3、审级制度和审限的特殊性:一审终审+审限较短。
    4、级别管辖:一律由基层法院管辖。
    5、免交案件受理费。
    6、救济机制的特殊性:不适用再审;自带救济。
    特别程序案件的救济途径
    1、适用特别程序作出判决、裁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作出该判决、裁定的法院提出异议。
    法院经审查,异议成立或者部分成立的,作出新的判决、裁定撤销或改变原判决、裁定;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2、对法院作出的确认调解协议、准许实现担保物权的裁定,当事人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裁定之日起15日内提出;
    利害关系人有异议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
    常见的民事诉讼类型
    (1)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因财产权而发生的纠纷,多数指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所发生的纠纷;
    (2)公民之间因买卖、租赁、借贷、赠与、典当等合同行为而发生的纠纷以及继承遗产所引起的纠纷。
    (3)因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等所产生的债务纠纷以及损坏财产引起的赔偿纠纷。
    (4)因人身权利引起的纠纷,这主要是指侵害公民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和肖像权。
    (5)因侵害公民的发明权(专利权)、著作权(版权)而引起的纠纷。
    (6)婚姻家庭引起的纠纷,主要有离婚以及因离婚引起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方面的纠纷,家庭成员间的赡养、抚育、扶养等纠纷。
    (7)因经济合同、企业劳动用工、企业承包、土地承包、相邻权等引起的纠纷。
    (8)法律规定的或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文件规定的应由人民法院受理的其他民事诉讼案件。
    结语
    民事诉讼特别程序具有非讼性、特殊的审判组织形式、独特的审级制度和审限、基层法院的管辖、免交案件受理费以及特殊的救济机制等特点。对于特别程序案件,当事人可以向作出判决、裁定的法院提出异议,法院根据审查结果作出新的判决、裁定或驳回异议。此外,对于确认调解协议、准许实现担保物权的裁定,当事人应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异议。民事诉讼的常见类型包括财产权纠纷、合同纠纷、债务纠纷、人身权利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经济合同纠纷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三条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三)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第二十四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五条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4: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