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怎样处理无法接收缓刑的问题?
释义
    缓刑居住地司法所不接受的问题解决方案:1、投诉公安机关,法院判缓刑的司法局无权不接收;2、与上级司法局沟通或由法院与司法所对接流程促使接收;3、犯罪人不在司法局辖区时,法院应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执行。缓刑条件:拘役以下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不再危害社会。被缓刑罪犯社区纠正规定:报道、汇报、参加活动、接受教育、携带定位手机、请假、遵守法律,违规三次判处收监。
    法律分析
    针对缓刑居住地司法所不接受的问题,可以尝试以下解决方案:
    1、判缓刑后司法局不接收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投诉,法院判缓刑的,司法局无权不接收。当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该司法局辖区的,法院应当将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执行。
    2、若司法所拒绝接收的,可以与上一级的司法局沟通,或直接由法院与司法所进行流程对接,敦促司法所接收;
    3、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该司法局辖区的,法院应当将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执行。
    一、缓刑应符合下列条件:
    1、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
    2、实行缓刑的罪犯不致再危害社会。
    二、被判缓刑后的罪犯社区纠正应遵守的规定:
    1、罪犯必须按时到当地的司法所报道,并在司法局或司法所办理进入矫正社区的手续;
    2、犯罪嫌疑人进入矫正社区后,需要每周进行情况汇报。司法所会在规定的固定时间内,让罪犯进行电话汇报;
    3、罪犯需要依照规定参加每个月社区开展的服务活动,活动内容类似打扫卫生之类的;
    4、必须按规定参加每个月一次的司法所的教育活动;
    5、罪犯必须随身携带定位手机,方便有关部门联系;
    6、不能离开自己所在的市、区及县,如真有急事需外出必须向上请假。司法所一般可批准七天假期,如要超过七天需向市县的司法局批准;
    7、切记不要再次触犯法律,如再次犯罪,则撤销缓刑,判处收监;
    8、如果犯罪嫌疑人不进行每周的汇报,不参加社区和司法所组织的服务活动、教育活动,以及不服从相关部门的管理,并且私自外出没有报备的,未随身携带定位手机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累计三次警告,超过三次的判处收监。
    结语
    针对缓刑居住地司法所不接受的问题,可以尝试以上解决方案。如果缓刑罪犯的居住地司法所不接受,可以向上一级的司法局沟通,或直接由法院与司法所进行流程对接,敦促司法所接收。如果司法所拒绝接收,可以尝试向公安机关投诉,或者直接由法院与司法所进行流程对接。罪犯必须按时到当地的司法所报道,并在司法局或司法所办理进入矫正社区的手续。罪犯需要依照规定参加每个月社区开展的服务活动、教育活动,并随身携带定位手机。不能离开自己所在的市、区及县,如真有急事需外出必须向上请假。司法所一般可批准七天假期,如要超过七天需向市县的司法局批准。罪犯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三条【缓刑的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