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取保候审期间,保释人如何对被保释人进行监管? |
释义 | 法律分析:在取保候审期间,保释人有责任对被保释人进行监管,确保其不再犯罪或逃跑。具体监管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定期与被保释人联系,了解其行踪和活动情况;对被保释人的住所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监视和巡逻;与法院和公安机关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报告被保释人的违法行为或逃跑情况。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被告人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不得有逃匿、毁灭证据、妨害诉讼等行为。 2.《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释法》第十七条:保释人应当对被保释人进行监督。如果被保释人违反保释规定,保释人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公安机关报告。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保释人不履行监督职责,造成被保释人逃匿、犯罪或者其他危害社会的情形,构成玩忽职守罪。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