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及比例
释义
    第一种,税收。大概占据了一整年财政收入的83%左右。剩余的17%的财政收入,来自四个领域。分别是: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费,以及其他收入。以国有资产收益为例,基本上都是一些凭借国有资产而带来的收益,包括:利润、股息、租金等等。
    一、私分集体财产罪立案标准
    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所谓“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依法取得和认定的,或者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等形成的资产。实践中,只要查明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分给个人,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就应当立案侦查。所谓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中有关国有资产管理、保护、使用处理的规定。
    二、投资人和合伙人的区别
    投资人指的是特定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是资金增值,在一定时期内向一定领域的标的物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的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合伙人,就是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的群体,发挥各自优势,一同去做一些可以给其带来经济利益的事情。
    区别在于:投资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前者是以货币投入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一定利润。后者是以货币购买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间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合伙人,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为经营共同事业,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营利性组织.其包括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三、接受捐赠收入属于免税收入吗
    接受捐赠的收入不是免税收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的企业及个人接受捐赠收入是应税收入,对于企业而言,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等为免税收入。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23: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