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遗赠赡养协议公证 |
释义 | 法律分析: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需要注意的事项: 1、抚养人应是遗赠人的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集体组织; 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要真实,协议条款要完备,双方的权利义务要明确; 3、遗赠人处分的财产是否为个人所有,有无债务; 4、抚养人已婚,或有成年子女与之共同生活的,要征求其配偶及成年子女的意见,并应与其配偶共同为一方,与遗赠人签订协议; 5、协议如设立了担保条款,担保人的意思表示须真实,同时还应提供担保人的财产情况。 一、遗嘱公证笔录主要记录哪些事项 1、立遗嘱人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如果立遗嘱人系老年人,间歇性精神病人、危重病人,还应当记录其对事物的识别、反应能力; 2、立遗嘱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及与其共同生活人员的基本情况; 3、立遗嘱人遗嘱所处分的财产是否属于立嘱人个人所有,这些财产是否曾以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等方式进行过处分,或者已设立过担保,或者已被查封、扣押等限制所有权的情况; 4、立遗嘱人所提供的遗嘱或者遗嘱草稿的形成时间、地点、过程,是自书还是代书,是否本人的真实意愿,有无修改、补充,对遗产的处分是否有条件; 5、立遗嘱人遗嘱或者遗嘱草稿上的签名、盖章或者手印是否是本人所为; 6、立遗嘱人未提供遗嘱草稿的,应当详细记录其处分遗产意思的表示; 7、立遗嘱人是否指定遗嘱执行人,如果指定,应详细记录指定人的基本情况; 8、公证人员认为应当询问的其他内容。笔录做好后,应向立遗嘱人面读或交遗嘱人阅读,立遗嘱人无异议,立遗嘱人、公证人员、见证人在笔录上签名。 二、继承公证和遗赠区别是什么 继承公证和遗赠区别: 1、不同继承中的受让人,即继承人必须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祖父母,但不能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单位,遗赠中的受让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任何公民、国家和集体,但不能是法定继承人; 2、继承的对象不仅包括财产权利,还包括财产义务,遗赠的对象只包括财产权利,不包括负面财产义务; 3、权利的接受方式不同。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处理前,明确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视为放弃继承,无意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遗赠人只有在法定期限内明确接受的意思表示时,才视为放弃遗赠; 4、遗产受领人的继承权是否转让不同; 5、是否参与遗产分配,不直接参与遗产分配,只能从遗嘱执行人或法定继承人处获得遗产,遗嘱继承人应直接参与遗产分配; 6、在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情况下,两者的后果不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