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农村五保户政策
释义
    农村五保户政策是指政府对符合五保条件的农村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孤儿和失能人员提供的社会保障政策。五保是“五个保障”的简称,即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护理保障和丧葬保障。
    五保户是指享受五保待遇的农村特困人员。五保户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农村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和生存权利,减轻其经济负担,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保户的条件如下:
    1、年龄条件:男性达到60周岁以上,女性达到55周岁以上;
    2、经济条件: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人员;
    3、就业条件:无劳动能力或者因年老、疾病等原因无法从事劳动的人员;
    4、家庭条件:家庭成员少于两人或者无经济来源;
    5、身份条件:户口在农村地区。
    综上所述,五保户的认定需要经过当地民政部门审核和确认,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才能够享受五保待遇。同时,五保户也有失去五保待遇的情况,如家庭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迁出农村、死亡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失去五保待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五保供养条例》第一条
    为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保障农村五保对象的正常生活,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五保供养,是指对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的村民,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第三条
    五保供养是农村的集体福利事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提供五保供养所需的经费和实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五保供养工作的实施。
    第四条
    在五保供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人员,由地方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五保供养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五保供养工作。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