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物抵债是否可行? |
释义 | 以物抵债的有效性应根据情况判断: 1、在债务履行期前约定以物抵债,导致利益不公平的情况下,该约定无效; 2、债务履行期满后,以物抵债约定合法有效。 法律分析 对于当事人以物抵债的行为是否有效应当分情况判断: 1、债权人和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约定以物抵债的,由于债权尚未到期,认定该约定有效,可能会导致双方利益显失公平的,此时以物抵债无效; 2、债务履行期满后,债权的数额得以确定,以物抵债约定合法有效。 拓展延伸 物抵债的法律效力及实施条件 物抵债是指债务人可以将自己的财产或者其他物品作为抵押品,以抵消或清偿债务。物抵债的法律效力及实施条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一定条件下,物抵债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首先,债权人和债务人必须达成书面协议,并明确约定抵押物的种类、数量和价值。其次,抵押物必须是可以评估价值的,并且在法律上是允许作为抵押品的。此外,物抵债的实施还需要符合法律程序,包括登记、公告等手续。总之,物抵债的法律效力及实施条件是需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只有在符合法律要求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实施物抵债。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事人以物抵债的行为是否有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约定以物抵债时,需注意是否导致双方利益失衡,可能会使该约定无效;而在债务履行期满后,债权数额确定时,以物抵债约定则合法有效。物抵债的法律效力及实施条件是一个重要问题,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包括书面协议、抵押物评估价值、法律程序等。只有在符合法律要求的情况下,物抵债才能有效实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零一条 【流押】抵押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与抵押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财产优先受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