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二审法院改判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释义 | 这篇文章探讨了二审改判的条件和原则。二审改判需满足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错误,二审法院重新适用法律并作出判决改变原审判决的条件。同时,二审改判也可以是在原判决认定的事实错误或者认定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二审法院查清事实后作出判决,改变原审判决。不过,二审改判几率并不大,但若二审法院认定量刑不当,则有可能会改判。二审改判对一审法官有影响,因为二审法院改判会影响一审法院的业绩。 法律分析 首先,原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二审人民法院依据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重新适用法律,作出判决改变原审判决。其次,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错误,或者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二审法院查清事实后作出判决,改变原审判决。如果原判决认定的事实正确,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抗诉,维持原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三)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一、二审改判的几率有多大 我国实行的事两审终审制度,意思是二审就是终审,不可以再上诉。对于案件二审的改判几率有多大,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掌握新的有利证据,那么二审改判的几率并不大。只有掌握新的有利证据,二审改判的几率才会大大提高。且如果对于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案件,如果要上诉,一般二审法院会驳回其申请。 二、二审改判对一审法官有影响吗 (一)有影响的,影响法官及法院的考核。法院内部有错案追究制。 (二)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说一定差多少才改判。刑事诉讼法规定改判的理由是:认定事实没有错误,适用法律错误或量刑不当。因为没有具体的司法解释说一定要量刑如何不当才改判,所以原则上说只要二审法院认定量刑不当就改判。 (三)有关系,因为二审法院改判会影响一审法院的业绩。通常情况下,如果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二审法院都会发回重审而不是改判。这样会有个缓和的余地。 结语 总之,二审改判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并不是所有案件都适用。二审改判对一审法官有影响,因为法院内部有错案追究制度,同时二审法院的改判也会影响一审法院的业绩。因此,二审改判是否成立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和证据来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审判组织 第一百八十三条 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三人或者五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应当是单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第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判下列第一审案件,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七人合议庭进行: (一)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社会影响重大的刑事案件; (二)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 (三)涉及征地拆迁、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 (四)其他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三节 简易程序 第二百一十六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对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可以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也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