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企业或个人面临虚构财务报表指控的应对策略
释义
    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属于“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公司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罚金最高可达二十万元。认定提供虚假财务报告需考虑公司作为行为主体、主管人员的故意行为以及虚假报告的客观方面。
    法律分析
    一、虚构财务报表是什么后果?
    该行为属于“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是指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为。
    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二、如何认定提供虚假财务报告?
    (1)提供不真实的财务会计报告行为的主体。从形式上看,该行为的主体是公司,是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了不真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但是操纵这一行为的主体是公司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因此,这两类人员才是该行为的真正幕后指挥者,应当承担本条的法律责任。
    (2)提供不真实的财务会计报告行为的主观方面。公司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通过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不真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是行为人在某种不法目的与动机驱动之下的一种故意行为。提供虚假财会报告与工作过失造成财务会计报告失实行为在客观上有相同之处,即财务会计报告虚假或遗漏。但二者区别的关键在于主观方面的不同,本行为主观上表现为行为人故意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而后者在主观上则是行为人由于业务能力、工作经验和态度等方面的原因,使其所制作的财务会计报告中有错算、错记、漏记等情形,即由工作过失造成财务会计报告失实的情况。
    (3)提供不真实的财务会计报告行为的客观方面。主要表现是违反了其如实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义务;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是虚假的或者隐瞒了重要事实。
    虚假财务报表会受到刑事处罚的,认定提供虚假财务报告时,要考虑提供不真实的财务会计报告行为的主体,该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公司;还要注意提供不真实的财务会计报告行为的主观方面,是公司主管领导主观故意行为。最后要考虑提供不真实的财务会计报告行为的客观方面。
    结语
    提供虚假财务报表严重损害利益,属于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处徒刑或罚金。认定虚假财务报表需考虑公司作为主体,主管人员的故意行为以及虚假报表的客观方面。务实、诚信的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经营的基础,遵守法律规定是每个企业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对依法履行反洗钱职责或者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当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依法负有反洗钱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机构履行反洗钱职责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只能用于反洗钱行政调查。
    司法机关依照本法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只能用于反洗钱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九条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反洗钱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反洗钱监督管理职责。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和司法机关在反洗钱工作中应当相互配合。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