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正当防卫?其概念与意义是什么? |
释义 | 正当防卫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合法行为。它的意义在于及时保护合法权益、树立见义勇为的精神、威慑犯罪分子。正当防卫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是一种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在紧急状态下,每个公民都应积极实行自卫、帮助他人、维护国家利益、与不法侵害作斗争。 法律分析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定义 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二:正当防卫的意义 (1)可以及时保障国家的、公共的、公民本人的和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2)法律不仅允许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进行正当防卫,还允许为保护国家、公共和他人合法权益而进行正当防卫。这就提高了每个公民都要树立见义勇为、互相帮助的精神。 (3)有利于威慑犯罪分子,有效遏止、预防犯罪。公民在实施正当防卫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对不法侵害人的人身、财产等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甚至可以致伤或致死不法侵害人。这对不法侵害者和潜在的犯罪分子都是一种有效的威慑。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必须明确下面两个问题: 其一,一个人在正当防卫情况下所实施的行为,从客观上看它是制止不法侵害行为,使国家、公共利益、公民本人以及他人的合法利益免遭损害,这种行为对社会,对人民起的作用是有益的,因此它不仅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相反是有益于社会的,从主观上看,行为人实施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不具有违法犯罪的心理状态。 其二,刑法规定对不法侵害可以实行正当防卫,这是法律赋予我国公民的一种权利。正当防卫所以成为公民的一种权利,是基于这种行为产生的特殊背景,即行为本身发生在合法利益正在遭受不法侵害的紧急状态下,而国家的公安、司法及有关机关在时间上又干预不及时,在这种场合下,提倡每一个公民起来积极实行自卫、勇于帮助他人、维护国家的利益、坚决同不法侵害作斗争是十分必要的。 结语 正当防卫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个人及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必要行动。它不仅可以及时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还提高了公民的见义勇为和互助精神。同时,正当防卫对于威慑犯罪分子、有效遏制和预防犯罪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正当防卫不仅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反而有益于社会,并且是我国公民的一项权利。在紧急情况下,每个公民积极实行自卫、勇于帮助他人、维护国家利益、与不法侵害作斗争是非常必要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第二百九十五条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