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迁安残疾证如何办理
释义
    本文介绍了如何办理迁安残疾证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申请人需持身份证、户口本和照片向县级残联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和评定表,并经过县级残联的审核和残疾评定。对于难以直接认定残疾类别、等级的申请人,需到指定医院或医疗机构进行评定。残疾人证有效期为十年,期满可到批准残联免费换领,同时将原证销毁。遗失残疾人证可申请补发,补发证编号在原编号后加“B”。
    法律分析
    一、如何办理迁安残疾证
    1、申请:第一次申请办理残疾人证的申请人(或法定监护人)和第一代残疾人证换领第二代残疾人证的申请人(或法定监护人),需持申请人身份证、户口本和二寸免冠照片六张向户口所在地县级残联提出办证申请,填写申请表、评定表一式三份,并如实填写相关信息。
    2、受理:县级残联接到办证申请人提交的相关手续后,由办证人员对申请人、照片、身份证、户口本进行核对,并将申请表中相关信息录入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对于填写虚假信息者不予受理。
    3、残疾评定:第一次申办残疾人证的申请人和第一代残疾人证换领第二代残疾人证的申请人,县级残联对于残疾特征明显,依照残疾标准,易于认定残疾类别、等级者,可直接填写评定表,并在评定表中明确记录残疾特征和直观评价,但必须经过包括理事长在内的3人联合评定、签字;
    其他难以直接认定残疾类别、等级者,必须经县级残联指定的县级(含县级)以上医院或专门医疗机构评定,由县级残联指定的县级(含县级)以上医院或专门医疗机构填写评定表,要有明确的残疾评定结果。
    4、政审
    县级残联理事长(初审员)根据申请人的相关材料和医院或专门医疗机构作出的残疾评定结果进行初审。对于信息虚假或经医疗机构作出的残疾评定结果不符合残疾标准者,予以退回。
    二、扩展资料
    残疾人证有效期十年,期满可到批准残联免费换领,同时将原残疾人证交回。发证残联在新换领残疾人证的备注栏中注明换发信息,将回收的旧证统一销毁。
    残疾人证遗失,应及时报告批准残联,声明作废后可申请补发。第一次补发残疾人证的编号在原20位编号后加“B1”,第二次补发加“B2”,依次类推。同时,遗失的残疾人证在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中注销。
    拓展延伸
    根据我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规定,残疾人需要携带身份证、户口簿、银行卡等相关证明材料,到当地卫生部门设立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或者医院进行残疾等级的评定。评定完成后,由卫生部门统一制作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若您需要办理迁安残疾证,您需要前往当地卫生部门设立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或者医院进行残疾等级的评定,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一旦评定完成,您将获得由卫生部门统一制作并发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残疾证办理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您可以咨询当地卫生部门或者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了解具体的办理方式和流程。
    结语
    申请办理迁安残疾证需要提交一系列材料,包括身份证、户口本和照片等,然后经过县级残联的审核和评定,最终由理事长进行初审,通过后即可获得残疾人证。如果遗失了残疾人证,可以向批准残联申请补发,补发证的编号在原编号后加“B”。
    法律依据
    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2018-09-18)\t第四条\t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和保障体系,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实行工作责任制,对有关部门承担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进行考核和监督。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残疾人工作的机构,负责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组织实施与监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有关工作。
    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2018-09-18)\t第十三条\t国务院卫生、教育、民政等有关部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履行职责时应当收集、汇总残疾人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2018-09-18)\t第二十条\t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残疾人联合会应当利用社区资源,根据社区残疾人数量、类型和康复需求等设立康复场所,或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社会组织,组织开展康复指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康复护理、辅助器具配置、信息咨询、知识普及和转介等社区康复工作。
    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鼓励和支持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参加社区康复活动,融入社区生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5: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