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事故报告时间规定
释义
    法律分析:
    事故报告时间分为以下几种:
    1、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负责人在1小时内报告给县级以上的相关部门;
    2、安全监管部门逐级上报是每级不超过两小时;
    3、事故情况发生伤亡变化的,在30日内及时补报,交通、火灾补报在7日内。
    法律依据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九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十一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十三条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九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十一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十三条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4 6: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