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法典的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的处理是什么
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遗失物的处理规定如下:拾得人应返还遗失物给权利人,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应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发布招领公告。拾得人在送交有关部门前应妥善保管遗失物,若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遗失物毁损或灭失,需承担民事责任。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需支付必要费用。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动产以善意、合理价格转让给受让人时,受让人可取得该不动产或动产的所有权。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的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的处理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三百一十五条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第三百一十六条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百一十七条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二、遗失物的善意取得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一十一条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拓展延伸
    遗失物的归属及处理程序在民法典中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遗失物的归属及处理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遗失物的归属,如果无法确定失主,遗失物归属于发现人。其次,发现人应当尽快将遗失物交给有关部门,由有关部门进行登记和妥善保管。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尽力寻找失主并公告,以便失主认领。如果失主在一定期限内未认领,有关部门可以依法进行处置或拍卖。当然,在处理遗失物时,有关部门应当尽量保护遗失物的价值,并妥善处理所得款项。总之,民法典对于遗失物的归属及处理程序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保障失主权益并维护社会秩序。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对于遗失物的归属及处理程序,有关部门应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或发布招领公告。拾得人在送交有关部门前应妥善保管遗失物,如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损毁或灭失,应承担民事责任。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支付必要费用,并按承诺履行义务。对于善意取得的不动产或动产,如果符合规定条件,则受让人取得所有权,原所有权人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民法典的规定旨在保护失主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 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 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9 6: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