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国外商标被抢注的后果违反刑法吗?
释义
    国内抢注外国商标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并不违法,但根据商标法和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先前权利,侵犯他人已有影响力商标的使用会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国内抢注外国商标是不犯法的,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没有明文规定抢注外国商标是违法行为。
    根据《商标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侵权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中规定,依据《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容易导致混淆的,应当承担停止侵害的民事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商标法》第三十二条
    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依据《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容易导致混淆的,应当承担停止侵害的民事法律责任。
    拓展延伸
    国外商标抢注引发的法律纠纷及其解决途径
    当国外商标被抢注引发法律纠纷时,涉及的法律途径和解决途径有多种选择。首先,受害方可以通过商标侵权诉讼向侵权者提起法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并获得赔偿。此外,可以考虑寻求国际商标组织的帮助,如WIPO,通过国际仲裁解决争议。另外,可以尝试与侵权者进行谈判,寻求和解或达成协议,以避免长时间的法律诉讼。此外,还可以向相关政府机构投诉抢注行为,寻求行政和法律的支持。综上所述,通过法律诉讼、国际仲裁、谈判和政府投诉等多种途径,可以解决国外商标抢注引发的法律纠纷。
    结语
    对于国内抢注外国商标是否违法的问题,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虽然没有明文规定抢注外国商标是违法行为,但根据《商标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抢注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以及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并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容易导致混淆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在国外商标被抢注引发法律纠纷时,可以通过商标侵权诉讼、国际仲裁、谈判和政府投诉等多种途径来解决争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三条 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
    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六条 商标中有商品的地理标志,而该商品并非来源于该标志所标示的地区,误导公众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但是,已经善意取得注册的继续有效。
    前款所称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六十七条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3: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