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地上农民工拿不到工资怎么办? |
释义 | 工地上农民工拿不到工资怎么办?冷静理智,学会用法律维权。可向劳动执法部门举报,申请劳动仲裁,起诉、强制执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已要求保护农民工权益。申请劳动仲裁需提交申请书,仲裁委员会受理后开庭审理,调解或裁决。用人单位需履行义务,支付劳动者报酬,避免纠纷。农民工有权利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问题,重要的是收集证据以获得受理。 法律分析 一、工地上农民工拿不到工资怎么办 1、要冷静理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2、要学会用法律维权。 如果工资被拖欠了,可以向各地劳动执法部门举报,劳动部门的执法监察人员会帮助协调解决;也可以到各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去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不服,也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强制执行;如果掏不起打官司的钱,也可以申请减免诉讼费。总之要借助政府、法律的帮助,获得应得的报酬。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已要求各地,重视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 把企业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钱,作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重点,依法严厉查处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责令用人单位补清所拖欠的工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据了解,北京市劳动部门加强了劳动执法监察,特别对拖欠农民工资的,举报一件就要查处一件。 二、申请劳动仲裁流程 (一)、提交申请书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4.申请仲裁的日期。 (二)、仲裁受理 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三)、开庭审理 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四)、仲裁调解 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农民工只要付出了劳动能力,对于劳动者就可以走法律的程序来解决,但先前就需要收集证据,只有证据齐全自己的投诉才能获得受理,因此,对于用人单位一定要履行自己的义务,必须要支付劳动者所有的报酬,这样双方才不会引起各种纠纷。 结语 保障农民工权益,维护劳动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农民工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可通过法律维权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向劳动执法部门举报、申请劳动仲裁或起诉人民法院,都是有效手段。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已要求各地加强保护农民工权益,严厉查处违法行为。申请劳动仲裁时,需提交书面申请书,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受理、开庭审理和调解。用人单位应履行义务,支付劳动者应得报酬,以避免纠纷发生。维护农民工权益,促进劳动和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四条 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一节 集体合同 第五十一条 【集体合同的订立和内容】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