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政诉讼中第三人的身份如何确定?
释义
    行政诉讼第三人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原告型第三人、被告型第三人和证人型第三人。
    1、原告型第三人,是指享有诉权的公民没有在法定期限内起诉,而是参加他人提起的行政诉讼的第三人。
    2、被告型第三人,是指应当作为被告参加诉讼,但因原告不指控,而被法院作为第三人通知参加诉讼的行政机关。
    3、证人型第三人,是指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主要作用是协助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的第三人。
    行政诉讼第三人有以下特征:
    1、行政诉讼第三人是原、被告之外的个人或者组织,并且必须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2、行政诉讼第三人是同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人。
    3、行政诉讼第三人参加诉讼,必须是在诉讼开始之后和审结之前。
    在哪里可以申请行政诉讼第三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同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第三人参加诉讼有利于准确查明案件事实,及时解决纠纷,减少诉累,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诉讼的原告如何确定
    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
    认定条件:
    (1)主体条件,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
    (3)主张的权益是合法权益;
    (4)主张的权益受到损害;
    (5)主张的权益受到损害和行政行为有因果关系。
    如何确定行政诉讼原告?
    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行政诉讼原告。
    行政诉讼如何确定原告?
    一是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是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法如何确定原告
    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
    认定条件:
    (1)主体条件,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
    (3)主张的权益是合法权益;
    (4)主张的权益受到损害;
    (5)主张的权益受到损害和行政行为有因果关系。
    
     该内容由 孙衡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9 18: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