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能否将遗产指定给继承人以外的人继承 |
释义 | 被继承人是可以将遗产指定给继承人以外的人继承的,该行为视为遗赠。 但是被继承人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遗赠是遗嘱人用遗嘱的方式将个人财产的一部或全部于死后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法律制度。 一、遗赠和遗嘱继承的区别 遗赠是指遗嘱人用遗嘱将其个人财产于其死后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国家或集体组织的一种法律制度。 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的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法律制度。 遗赠与遗嘱继承均为公民用遗嘱处分其遗产的方式,二者的区别是: (1)主体范围不同 遗嘱继承人为遗嘱人的法定继承人;遗赠中的受遗赠人为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2)主体所承担的义务不同 遗嘱继承人不仅享有取得遗产的权利,而且应承担遗产义务;而受遗赠人是在遗产债务清偿后取得遗产,因此不承担遗产义务。 (3)取得遗产的方式不同 遗嘱继承人可直接参与遗产的继承而取得遗产,受遗赠人不直接参与遗产分配,而是从遗嘱执行人或法定代理人那里取得遗产。 (4)做出接受表示的要求不同 遗嘱继承人不表示放弃继承,视为接受继承;而受遗赠人在知道遗赠后2个月内未做出接受表示的,视为放弃接受遗赠。 二、父亲过世财产怎么继承 父亲过世后财产继承一般有四种方法:1、遗赠扶养协议: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2、遗嘱继承:继承人依照被继承人生前设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种继承制度;3、遗赠:遗嘱人用遗嘱的方式将个人财产的一部或全部于死后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法律制度;4、法定继承。 三、被放弃的继承份额要怎么处理 被放弃的继承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处理。若法定继承人放弃继承的,由其他继承人按照顺序分割。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遗产继承开始后,按照遗赠抚养优于遗嘱,遗嘱优于法定继承的顺序办理。 我国对继承份额的规定为: 1、同一水平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2、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要予以照顾; 3、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4、对有抚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分; 5、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抚养较多的人,可以分适当的遗产。不列入继承顺序。继承人应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遗产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研究,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