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的开庭当事人可以带家人去吗 |
释义 | 《仲裁法》规定了仲裁应当开庭进行,但一般情况下仲裁不公开进行,以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信誉。然而,当事人可以协议公开审理,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法律分析 《仲裁法》第39条规定,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开庭审理是仲裁审理的主要方式。所谓开庭审理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的参加下,按照法定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方式。《仲裁法》依规定仲裁的开庭审理原则的同时,又在第40条规定,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这一规定进一步肯定了开庭审理的仲裁方式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以公开审理为例外。所谓不公开审理是指仲裁庭在审理案件时不对社会公开,不允许群众旁听,也不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道。不公开审理的目的在于保守当事人的商业秘密,维护当事人的商业信誉。然而仲裁最大的特点在于尊重当事人的意愿,所以《仲裁法》规定将当事人协议公开审理的,可以公开审理作为不公开审理原则的补充。即当事人协议公开审理时将允许仲裁审理对社会公开,允许群众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道。但涉及国家秘密的则不允许当事人协议公开,必须以不公开审理的方式进行审理。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开庭时,是否允许当事人在庭审中陪同家人? 在劳动仲裁开庭时,通常情况下,当事人是允许在庭审中陪同家人的。然而,具体规定可能因地区和法院而异。根据相关法律和规定,法院可能会对陪同家人的人数、身份和行为进行限制。一般来说,家人的陪同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并且有助于维护当事人的权益。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家人的陪同应遵守法庭的规则和程序,不得干扰庭审的进行。建议当事人提前向法院咨询相关规定,以确保在庭审中合法地陪同家人。 结语 仲裁法第39条规定了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并明确了开庭审理是仲裁审理的主要方式。根据仲裁法第40条的规定,仲裁一般不公开进行,但当事人协议公开审理的除外。这一规定在保护商业秘密和维护商业信誉的同时,也尊重了当事人的意愿。在劳动仲裁中,通常允许当事人陪同家人参加庭审,但需遵守法庭规则和程序。建议当事人提前了解相关规定,确保合法陪同家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一条 【当事人自行和解】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条 【仲裁员资格条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设仲裁员名册。 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曾任审判员的; (二)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 (三)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五年的; (四)律师执业满三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二条 【仲裁庭调解】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