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应对法院一审判决不服 |
释义 | 如何上诉一审判决?根据《民事诉讼法》,当事人不满意地方法院的一审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可以维持原判、改判、发回重审或撤销原判。具体判决取决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程序是否正确。 法律分析 对一审判决不服怎么办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相关法律知识链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可以作出以下几种判决: 1、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这种判决没有改变原判决有关认定事实的部分,只改变一审法院在适用实体法律上的不正确之处。 3、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4、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拓展延伸 上诉法院对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当一审判决不符合当事人的意愿时,他们可以选择向上诉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法院扮演着审理上诉案件的角色,重新审视一审判决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上诉程序为当事人提供了一个机会,以便重新呈交证据、陈述观点,并寻求对一审判决的修改或撤销。通过上诉,当事人可以期望获得更公正和满意的结果。上诉法院对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为当事人提供了一种法律途径,以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并为司法体系的公正性和完整性做出贡献。 结语 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时,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上诉法院可以做出不同的判决:维持原判、改判、发回重审或撤销原判决。上诉程序为当事人提供了重新审视一审判决的机会,以寻求更公正和满意的结果。上诉法院的存在确保了当事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同时也维护了司法体系的公正性和完整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四节 第二审程序 第八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不开庭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提起公诉 第一百七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说明。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 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 第一百八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判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