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是否属于共同犯罪? |
释义 | 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不同,单位犯罪时单位为犯罪主体,成员不一定是共犯或非法组织。单位共同犯罪需满足条件:两个以上主体中至少一个为单位,共同实施单位可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行为,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对单位共同犯罪的处罚应依法依据刑法总则,根据主体作用大小分清主犯、从犯,并根据原则进行处罚;对单位犯罪中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也应分别适用不同的处罚原则。 法律分析 单位犯罪不等于共同犯罪。一个单位犯罪时,该单位是犯罪主体,就单位而言只有一个主体,因而不同于共同犯罪;一个单位犯罪时,该单位成员并不一定是共犯,该单位也并不一定是非法组织,因而不同于集团犯罪。 单位犯罪符合共同犯罪成立条件时成立单位共同犯罪。单位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是: (1)两个以上符合法定条件的主体中至少有一个是单位,要么是两个以上的单位共同犯罪,要么是一个或数个单位与该单位以外的一个或数个自然人共同犯罪。 (2)共同实施了犯罪行为,而且该犯罪行为必须是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行为。 (3)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尽管单位也可以实施过失犯罪,但根据刑法有关共同犯罪的规定,二个以上的单位或者单位与自然人共同过失犯罪的,不成立单位共同犯罪。 对单位共同犯罪的处罚,应以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以及单位犯罪的法律规定为法律依据。对单位共同犯罪,应根据主体在单位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分清主犯、从犯,并根据相应的原则处罚;对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也应分清主犯、从犯,分别适用不同的处罚原则。 拓展延伸 共同犯罪的法定要件及其适用范围 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多个人共同参与犯罪活动的行为。其法定要件主要包括共同犯罪的主体、共同犯罪的目的和意图、共同犯罪的行为和结果等方面。在适用范围上,共同犯罪适用于各种刑事犯罪行为,如盗窃、抢劫、贩毒等。共同犯罪的法定要件和适用范围是判定某个行为是否属于共同犯罪的重要依据。法律界对于共同犯罪的法定要件及其适用范围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以确保对共同犯罪行为的准确认定和公正裁决。 结语 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并不等同。单位犯罪时,单位是犯罪主体,与共同犯罪不同。单位共同犯罪成立条件包括:两个以上符合法定条件的主体中至少有一个是单位,共同实施了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行为,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对单位共同犯罪的处罚应依据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和单位犯罪的规定,根据主体的作用大小分清主犯、从犯,并适用相应的处罚原则。共同犯罪的法定要件和适用范围是判定共同犯罪行为的重要依据,为确保准确认定和公正裁决共同犯罪行为提供了指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