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销售伪劣种子罪既遂如何量刑? |
释义 | 销售伪劣种子罪的量刑标准和立案标准:销售伪劣种子罪既遂的量刑标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或者处罚金;销售伪劣种子罪的立案标准为使生产遭受损失二万元以上或其他较大损失情形。 法律分析 一、销售伪劣种子罪既遂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1、犯销售伪劣种子罪既遂的,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2、销售伪劣种子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种子,或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种子冒充合格的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行为。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七条,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销售伪劣种子罪立案标准 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使生产遭受损失二万元以上的; (二)其他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情形。 拓展延伸 销售伪劣种子罪的法律责任和量刑规定 销售伪劣种子罪是指故意销售或者提供伪劣、劣质的种子,扰乱农业市场秩序,危害农民利益和农作物生产安全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对于销售伪劣种子罪的法律责任和量刑规定,主要参考以下几个因素: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犯罪动机等。通常情况下,销售伪劣种子罪属于刑法中的经济犯罪,根据犯罪的严重性,量刑标准可以从罚金、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不等。具体的法律责任和量刑规定,还需根据不同地区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司法解释进行具体分析和适用。 结语 销售伪劣种子罪是一项严重侵害农业利益和农作物生产安全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对于销售伪劣种子罪既遂的量刑标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法律还规定了该罪行的客观表现和立案标准,包括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种子,以及造成生产较大损失等情形。具体的法律责任和量刑规定需根据地区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进行具体分析和适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21修正):第三章 品种选育、审定与登记 第二十三条 应当审定的农作物品种未经审定的,不得发布广告、推广、销售。 应当审定的林木品种未经审定通过的,不得作为良种推广、销售,但生产确需使用的,应当经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应当登记的农作物品种未经登记的,不得发布广告、推广,不得以登记品种的名义销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21修正):第六章 种子监督管理 第五十四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应当在统一的政府信息发布平台上发布品种审定、品种登记、新品种保护、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监督管理等信息。 国务院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建立植物品种标准样品库,为种子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21修正):第三章 品种选育、审定与登记 第十七条 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符合国务院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规定条件的种子企业,对其自主研发的主要农作物品种、主要林木品种可以按照审定办法自行完成试验,达到审定标准的,品种审定委员会应当颁发审定证书。种子企业对试验数据的真实性负责,保证可追溯,接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