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单位让待岗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待岗期间的职工工资支付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进行,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且提供正常劳动应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若未提供正常劳动则按国家规定处理。 法律分析 待岗是指用人单位停工停产,员工处于等待恢复生产后上岗的意思。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待岗是指职工在与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的前提下,离开原岗位,并且暂时不安排新工作岗位的情形。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职工待岗没有明确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因此,单位提出待岗的,关于职工待岗期间的待遇问题,《工资支付暂行办法》第12条规定: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拓展延伸 单位让待岗政策解读及影响分析 "单位让待岗"政策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单位允许员工暂时停止工作,但仍保留其工作岗位和待遇。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市场波动等因素带来的用工压力,同时保护员工的权益。该政策的实施对单位和员工都有一定的影响。对单位而言,单位可通过减少人员成本来应对经济困难,同时保留核心人才;对员工而言,待岗期间可以休息、提升自我,同时保留工作岗位,减少就业风险。然而,该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员工的心理压力、就业机会的不确定性等。因此,单位和员工应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充分沟通、协商,以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结语 根据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的规定,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因此,单位提出待岗的,关于职工待岗期间的待遇问题,应根据上述规定进行合理支付。 法律依据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