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进行交通事故后的伤残鉴定?
释义
    选择具有鉴定资质、当地法院备案的鉴定机构是当事人最佳选择,以获得被司法机关认可的鉴定结果。当事人可以通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律师事务所委托鉴定,或者在起诉后由法院共同申请委托鉴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应在事故调查结束后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法律分析
    鉴定机构有很多,不能胡乱选择。为了少走弯路,在当地人民法院有备案的具有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是当事人的最佳选择。这样的鉴定结果更容易被司法机关认可。但是,一般鉴定机构不接受个人委托的,当事人申请伤残鉴定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
    一是可以申请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律师事务所来委托鉴定;
    二是起诉到法院后由双方共同申请由法院委托鉴定。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九条规定,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拓展延伸
    交通事故后的伤残鉴定流程及注意事项
    交通事故后的伤残鉴定是一个重要的程序,旨在确定事故导致的伤残程度以及对受害人的影响。首先,确保及时报案并收集相关证据,包括事故现场照片、医疗记录等。接下来,寻求专业的医疗评估,由合格的医生进行伤残评定。此外,要提供详尽的证据,如医疗报告、证人证言等,以支持伤残鉴定结果。在整个过程中,要与保险公司保持沟通,并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权益保护措施。最重要的是,遵守法律程序和规定,保护自己的权益。请务必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个性化的法律建议和指导。
    结语
    选择具备鉴定资质的当地人民法院备案的鉴定机构是当事人最佳选择,以确保鉴定结果能够得到司法机关的认可。对于个人委托的伤残鉴定,可以选择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律师事务所委托鉴定,或者在法院起诉后由双方共同申请法院委托鉴定。在伤残鉴定过程中,及时报案、收集证据,寻求专业医疗评估,并提供详尽的证据支持。与保险公司保持沟通,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权益保护措施。遵守法律程序和规定,保护自身权益是至关重要的。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个性化的法律建议和指导。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二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五条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4: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