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限是多长时间? |
释义 | 保证期限的约定原则及连带责任担保诉讼时效 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的法定保证期限是六个月,约定期限不得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否则视为无效。连带责任担保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超过时效将带来败诉风险。 法律分析 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的法定保证期限是六个月,当事人也可以自行约定,但是约定的期限不能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否则视为没有约定。 一、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限是多久 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限可以自行约定,法定保证期限是六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规定,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二、如何分清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 1.承担责任方式不同。一般保证保证人在主债务人不履行时,有代为履行的义务;连带责任保证人与主债务人为连带责任人,债权人在保证范围内,既可以向债务人求偿,也可以向保证人求偿。 2.保证力度不同。连带责任保证的担保力度较强;而—般保证的担保力度相对较弱。 3.是否享有抗辩权不同。一般保证中的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而连带责任保证中的债务人没有先诉抗辩权。 三、连带责任担保诉讼时效时效为多久 连带责任担保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如果当事人的权利受到损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的三年内,依法向法院起诉维权。如果过了诉讼时效,对方就可以提出抗辩,很有可能败诉。 结语 保证期限是法定的六个月,也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约定来确定。然而,约定的期限不能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与其同时届满,否则将被视为没有约定。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在承担责任方式、保证力度和抗辩权方面存在差异。连带责任担保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逾期将面临抗辩风险。请注意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以确保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条 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无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指定合适成年人作为保证人,必要时可以安排取保候审的未成年人接受社会观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询问前责令当事人签署保证书并宣读保证书的内容。 保证书应当载明保证据实陈述,绝无隐瞒、歪曲、增减,如有虚假陈述应当接受处罚等内容。当事人应当在保证书上签名、捺印。 当事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宣读保证书的,由书记员宣读并进行说明。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