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鉴定伤残等级需要律师吗 |
释义 | 伤残鉴定需律师决定否,一般无需。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申请;司法鉴定当事人可自行委托或法院委托。委托司法鉴定需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材料,并对其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工伤职工委托劳动能力鉴定,向市级鉴定委员会申请初次鉴定、复查;向省级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法律分析 伤残鉴定是否需要律师由当事人自行决定,一般不需要。 伤残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司法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申请; 司法鉴定当事人自行委托司法鉴定机构或者通过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作出鉴定。 当事人委托司法鉴定的,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工伤职工委托劳动能力鉴定的,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初次鉴定、复查鉴定; 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申请再次鉴定。 拓展延伸 律师在伤残等级鉴定中的作用及必要性 律师在伤残等级鉴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律师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受伤者提供法律咨询和指导,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其次,律师能够协助受伤者收集和整理相关证据,提供法律论证和辩护,以确保鉴定过程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此外,律师还能代表受伤者与相关机构进行谈判,争取合理的赔偿和待遇。因此,律师在伤残等级鉴定中的存在是必要的,能够为受伤者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和保障。 结语 伤残鉴定中,律师的角色至关重要。律师凭借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受伤者提供法律咨询和指导,保护他们的权益。律师协助受伤者收集证据,提供法律辩护,确保鉴定过程的公正和准确。此外,律师还能代表受伤者与相关机构谈判,争取合理赔偿。因此,律师在伤残鉴定中的存在是必要的,为受伤者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和保障。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八条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十二条委托人委托鉴定的,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核对并记录鉴定材料的名称、种类、数量、性状、保存状况、收到时间等。 诉讼当事人对鉴定材料有异议的,应当向委托人提出。 本通则所称鉴定材料包括生物检材和非生物检材、比对样本材料以及其他与鉴定事项有关的鉴定资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