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起诉调解仲裁区别
释义
    法律分析:起诉和仲裁的区别在于:
    1、两者处理纠纷的机构不同。由当地仲裁委受理,其监督机构是中国仲裁协会;诉讼由法院受理,监督机构是检察院;
    2、受案范围不同。仲裁只能受理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而法院则可以受理各类纠纷;
    3、程序不同。仲裁是一裁终局制,申请撤销时法院一般不再从实体进行审查,如程序中有明显错误时可以撤销;诉讼如对一审不服还可以上诉,二审不服可在二年内申请再审。
    仲裁的程序如下:
    1、受理。仲裁委员会收到当事人提交的仲裁申请书后,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在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向申请人发出受理通知书,同时向被申请人发出仲裁通知书及附件;
    2、组庭。双方当事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和选定仲裁员。若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能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或者选定仲裁员的,则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庭组成后,仲裁委员会向双方当事人发出组庭通知书;
    3、裁决。仲裁庭在将争议事实调查清楚、宣布闭庭后,应进行仲裁庭评议,并按照评议中的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若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则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一、发生劳动争议处理流程是什么?
    处理劳动争议的程序通常为: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1、调解协议的履行
    (1)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2)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书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2、劳动争议仲裁解决原则:一次裁决原则;合议原则;强制原则
    3、仲裁庭:仲裁庭在仲裁委员会领导下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一案一庭制。
    仲裁庭由一名首席仲裁员和二名仲裁员组成。简单案件,也可一名仲裁员独任审理。
    4、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
    例外: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不受1年限制;
    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5、受理: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内受理;
    受理后5日内送达仲裁申请书副本;
    10日内提交答辩状。
    6、审理: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视为撤回申请;
    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可缺席裁决。
    部分事实清楚的,可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7、执行: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