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老人赡养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释义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及赡养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包括经济上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赡养老人的方法:子女应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包括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医疗费用方面,已确定的费用由赡养人承担,未确定的大额费用一般无法判决支持。这一法律规定有利于维护老年人权益和减轻其诉讼负担。
    法律分析
    一、赡养老人法律规定有哪些
    1、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
    2、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4、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的抚养义务和子女的赡养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二、如何赡养老人
    如何赡养老人:赡养是指子女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子女作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儿子和女儿都有义务赡养父母。老年人的生病治疗费用。老年人为赡养纠纷起诉至法院时,人民法院对其已经发生的医疗费及已患一些慢性病将来必需支出的相对确定的药费,应当作为给付内容确定由赡养人承担。而对今后可能发生的大额医疗费,其发生金额、时间处于不确定状态。故一般不能判决支持老年人将来可能发生的大额医疗费的请求。从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减轻老年人讼累角度考虑,此法可行。
    结语
    赡养老人法律规定的义务明确,子女应尽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无条件且不可改变。赡养人需提供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并关注老年人特殊需求。《民法典》明确了赡养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子女有权要求抚养费;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赡养费。赡养老人需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包括医疗费用。法院可确定已发生的医疗费及慢性病药费由赡养人承担,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大额医疗费一般无法支持请求。这一法律规定有利于维护老年人权益、减轻老年人的诉讼负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三条 老年人与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由兄、姐扶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敬老、养老、助老成绩显著的组织、家庭或者个人,对参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年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7: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