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差旅费虚报能否立案? |
释义 | 虚报办公费差旅费属于违纪行为,有非法占用公款嫌疑,数额较少可退还处理,数额较大则属严重违纪贪污行为。职务侵占中的骗取型非法占有是指利用职务便利,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如果被骗财物行为人合法持有,采用欺骗手段则属侵吞型非法占有。 法律分析 虚报办公费差旅费,是违纪行为也是不允许的,有非法占用公款的嫌疑,如果数额较少可以作出退还处理,如果数额较大,就算严重违纪算贪污处理,这样的话事就大了。职务侵占中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的行为包括骗取型非法占有。骗取型非法占有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行为。骗取型非法占有行为的本质特征在于行为人所骗取的对象是他人合法管理之下的本单位财物,行为人本人对该财物事先并未合法持有。例如购销人员伪造涂改单据冒领财物,出差人员虚报差旅费等。如果被骗财物是行为人合法持有,行为人为了掩盖其非法占有的事实而采用欺骗手段的,则其行为仍属于侵吞型非法占有行为,因为行为人在虚构事实之前已经非法占有了该财物。 拓展延伸 差旅费虚报调查是否涉及刑事责任? 差旅费虚报调查涉及刑事责任的问题较为复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如果差旅费虚报属实且数额较大,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行为,例如诈骗罪或贪污罪等。在调查过程中,执法机关将收集证据,进行调查取证,并根据法律规定对涉案人员进行审查和追究刑事责任。然而,具体的刑事责任与案件的具体情况、证据的充分性以及法律的适用等因素有关。因此,在差旅费虚报调查中,涉及是否构成刑事责任的判断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综合评估和裁决。请注意,本回答仅为一般性信息,具体问题需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准确的法律意见。 结语 虚报办公费差旅费涉及非法占用公款,严重违纪甚至涉及贪污。职务侵占行为包括骗取型非法占有,即利用职务便利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非法占有单位财物。如果被骗财物在行为人合法持有之下,行为人采用欺骗手段掩盖非法占有事实,则属于侵吞型非法占有。差旅费虚报调查涉及的刑事责任复杂,具体判断需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综合评估。请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准确法律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