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收到调解短信,是否代表被起诉? |
释义 | 多元调解是法院的纠纷解决平台,双方当事人可在线上协商解决方案。调解成功后,签字即可达成协议,解决纠纷。若当事人不愿接受调解,法院将进入开庭审理阶段。 法律分析 收到多元调解的短信通常是被起诉了,但属于还没有正式立案,仅属诉前调解,若调解不成,法院立案庭再正式立案。 多元调解是法院一个解决纠纷的平台,通过多元调解平台,双方当事人可线上沟通调解方案。达成调解意见后,调解员可将电子调解笔录及协议并上传至平台,实时推送给当事人及代理律师同步查看。审查修改后双方达成合意的,并进行签字即调解成功,做到让身处外地的企业和个人足不出户就能解决纠纷。 关于调解,当事人应当注意的是: 调解要求各方当事人必须到场,如果情况特殊的,法院也可以对当事人分别作调解工作。 在调解里,当事人可以自行提出调解方案,法院主持调解的人员也会提出调解方案供当事人协商时参考。 如果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接受调解的,法院会进入开庭审理阶段,当事人积极应诉即可。 拓展延伸 调解短信的含义和影响:了解调解短信的法律意义和后果 调解短信是指在法律纠纷或诉讼过程中,法院或相关调解机构向当事人发送的一种通知形式。它代表着双方当事人之间可能进行调解的机会,而不一定意味着被起诉。调解短信的法律意义在于,它为当事人提供了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通过协商和妥协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如果双方能够达成调解协议,那么案件将不再继续进行诉讼程序。然而,如果调解不成功,案件可能会继续进入法院审理阶段。因此,及时了解调解短信的含义和后果对于当事人来说至关重要,以便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并寻求适当的法律援助。 结语 多元调解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通过在线平台,双方当事人可以方便地进行沟通和协商。一旦达成调解意见,即可在平台上上传调解笔录和协议,实现快速解决纠纷的目标。当事人在参与调解时应注意到,调解要求双方必须到场,但特殊情况下法院也可分别进行调解工作。当事人可以自行提出调解方案,同时法院也会提供参考方案。如果当事人拒绝接受调解,法院将进入开庭审理阶段。了解调解短信的法律意义和后果对于当事人来说至关重要,以便做出明智决策并寻求适当的法律援助。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 在答辩期满前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调解,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在当事人同意调解之日起15天内,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在当事人同意调解之日起7天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经各方当事人同意,可以继续调解。延长的调解期间不计入审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 当事人申请不公开进行调解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调解时当事人各方应当同时在场,根据需要也可以对当事人分别作调解工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