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挂职完了一定要回原单位吗 |
释义 | 挂职完了不一定要回原单位。 挂职干部是指选派公务员到下级机关、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相应职务进行锻炼的交流方式。挂职的公务员还属于选派单位的人,占用原单位的编制,锻炼期满后,仍回原单位工作或者留用、提拔。 干部挂职锻炼的意义有: 1、干部挂职有助于推动干部思想进步。干部挂职培训是给干部提供了一个锻炼的平台,同时也是为经济服务提供基础。 2、干部挂职有助于改变工作方式。干部挂职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让自己逐步适应新环境、新同事,创造性地干好本职工作。 3、通过挂职锻炼增长阅历、积累经验、开阔思路,增加工作经历,能处理各种复杂局面、处理各种复杂矛盾,是重新对自我进行塑造的一次机遇,让自己拥有新坐标、新标尺,同时干部挂职也是干部们受到的洗礼、触动是人生难以忘怀的记忆、财富。 一、职级并行细则出台范围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人社部、中组部、中央编办、财政部、国家公务员局5部门部署了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实施工作。 《意见》提出,将对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设置5个职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科员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和正处级。 办事员任满8年未提拔的,可享受科员待遇;科员任满12年未提拔的,可享受副科待遇;副乡科级、副主任科员满15年未提拔的,可享受正科级待遇; 正科级干部15年未提拔的,可享受副处级待遇;副县处级干部15年未提拔的,可享受正处级待遇。 职级晋升后,可以享受相应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工资待遇,但工作岗位不变。 二、村长不为老百姓办事怎么办 (一)村干部如果不为村民办实事,村民可以提供有力证据,向乡镇相关部门进行实名举报,相关部门会依法处理;(二)村民可以在权威官网、电视台、媒体等平台,披露村干部不为农民办实事的情况,通过这种方式揭开实情会引发社会关注,相关部门也会重视起来。(三)村干部如果不为农民办实事,不履行工作职责,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提到,依法罢免该村干部。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六十九条,国家实行公务员交流制度。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和参照本法管理的工作人员队伍内部交流,也可以与国有企业和不参照本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交流。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转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