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证需要签字吗 |
释义 | 离婚调解书是需要夫妻双方都进行签字,否则就会导致该离婚调解书无效。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调解协议必须经夫妻双方当事人签收后,才会产生法律效力。因此,调解书一经当事人签字就会立即生效,与生效的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如果当事人其中一方拒绝签署调解书的,调解书就不会具有法律效力。 一、离婚调解书生效后能否反悔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1条规定:“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因此,在离婚调解书签字之前,当事人完全有权予以反悔。因为这个时候,离婚调解书还没有发生法律效力。 如果离婚调解书生效以后,也就是夫妻在离婚调解书上签字以后,那么一般来说,离婚调解书就不可以反悔了。因为,离婚调解书的效力与法院判决书的效力是一样的。如果您能证明调解违背了您的真实意思表示,或者调解程序不合法等再审理由,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请再审,撤销离婚调解书。但难度很大,最多能改财产分配部分,对离婚部分不可能从离改成不离。 二、离婚调解书何时生效? 离婚调解书自双方当事人签收之日起生效,双方未同时签收的,自最后一方签收之日起生效。双方当事人经调解或自行协商达成协议并经审判人员审核后,双方当事人同意该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名或者按指印生效的,该调解协议自双方签名或者按手印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特殊情形: (1)当事人拒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 (2)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三、民事诉讼调解书生效时间有哪些规定? 长期以来,民事调解书一直是签收生效。民事调解书生效的方式就由过去单一的签收生效转变为签收生效与签字生效并存的双效制。 所谓签收生效就是当事人在签收调解书后,调解协议和调解书才具有法律效力;所谓签字生效就是双方当事人同意该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名或捺印生效的,该调解协议和调解书自双方签名或者捺印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由于对司法解释理解上存在差异,便出现了不同法院之间,甚至是同一法院的不同法庭之间,同类型、同程序案件的民事调解书的生效方式各不相同、过于随意的现象。影响了法律文书的统一性、规范性和权威性。有必要加以厘清。 司法实践中,有的对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的案件不加区分,将所有的调解书一律适用签字生效方式,表述为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本调解协议自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捺印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虽然签字生效明显优于签收生效,在简易程序中不管当事人是否同意签字生效,其调解书仍均沿用签收生效方式,表述为调解书经双方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这不能不说是司法实践的倒退。因为签字与签收之间往往存在时间差,如果适用签收生效,当事人就可以在签收前恣意反悔,这样不仅违背诚信原则,浪费审判资源,而且容易伤害已签字一方当事人的利益,从而激化矛盾,影响司法公正与效率。如果适用签字生效,当事人则无法反悔。即使当事人反悔,也不影响调解书的效力,反悔的当事人即使不领取调解书,也不影响案件的执行。签字生效方式下的民事调解书甚至可以适用留置送达,因为此时的调解书是已经生效的调解书,它不以签收为生效要件。 调解达成协议并经审判人员审核后,双方当事人同意该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名或捺印生效的,该调解协议自双方签名或者捺印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该条虽然规定了当事人有权协商调解书的签字生效方式,但该生效方式适用的前提必须是在简易程序中,并且经双方当事人同意。 当事人各方同意在调解协议上签名和盖章后生效,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后,应当记入笔录或者附卷,并由当事人、审判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请求制作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当事人。当事人拒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可以持调解书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 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