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职务犯罪主观故意的认定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犯罪人必须知道自己的行为构成犯罪;二是犯罪人必须有犯罪的目的或者明知必将发生犯罪后果而予以接受。主观故意是职务犯罪的基本要件,其认定应当从犯罪主体作为职务犯罪者的特殊立场、行为方式、犯罪后果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犯罪分子是以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实施犯罪的,其犯罪主体是具有特殊身份和特殊任务的人,主观故意是职务犯罪的基本要件之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犯罪主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具有故意:(一)预见犯罪的发生,予以接受;(二)明知犯罪的发生已经开始或者正在进行,而不采取制止措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刑法有关规定应当适用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团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以及国有、集体、私营企业的工作人员犯罪的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