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外地的工资能否在家拿到? |
释义 | 民事诉讼法规定,劳动者可以在被告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起诉,以便调查、审理和支付工资。如果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支付工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 法律分析 不可以的,民事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在被告所在地、或者工作单位所在地、也就是说在支付工资的所在地起诉的、便于调查、审理、和工资的支付。用人单位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拓展延伸 外地工作的工资如何领取? 对于外地工作的工资领取,有几种常见的方式。首先,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银行转账。您可以提供您的银行账户信息给雇主,他们将工资直接打入您的账户,您可以在家通过网银或ATM进行取款。其次,如果您在外地工作的时间较长,您可以选择开通当地的银行账户,将工资打入该账户,然后通过银行卡在当地的ATM机上取款。另外,有些公司可能会选择将工资以支票的形式发放给您,您可以将支票存入您的银行账户,然后按需取款。最后,还有一些公司可能会选择现金支付工资,您可以与雇主协商好领取方式,例如可以安排定期面谈时领取现金。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建议您与雇主提前沟通好工资领取方式,确保您能够及时、安全地领取到您应得的工资。 结语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对于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能要求支付赔偿金。外地工作的工资领取方式多样,可以通过银行转账、开通当地银行账户、支票或现金支付等方式。建议提前与雇主沟通,确保及时、安全地领取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