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一、查账征收:主要是指财务制度健全,能准确计算收入、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能按规定申报缴纳税款的纳税人。 企业所得税,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依照25%的税率计算缴纳。 即:应交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二、核定征收方式包括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两种办法,以及其他合理的办法。 1、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办法,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由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申报缴纳的办法。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预先核定纳税人的应税所得率,由纳税人根据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办法。 3、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办法的,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三、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的区别 (一)查账征收的定义: 1、查账征收也称"查账计征"或"自报查账"。 2、纳税人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根据自己的财务报表或经营情况,向税务机关申请其营业额和所得额,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先开缴款书,由纳税人限期向当地代理金库的银行缴纳税款。 3、这种征收方式适用于账簿、凭证、财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能够据以如实核算,反映生产经营成果,正确计算应纳税款的纳税人。 (二)核定征收的定义: 核定征收税款是指由于纳税人的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难以准确确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时,由税务机关采用合理的方法依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简称核定征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