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票据抗辩权如何行使? |
释义 | 票据抗辩权的行使条件是:1、持票人不履行义务;2、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3、行使人是票据债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规定,票据债务人不能以与出票人或前手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但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除外。票据债务人可对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进行抗辩,即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 法律分析 票据抗辩权的行使要满足的条件是: 1、与票据债务人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不履行约定的义务; 2、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 3、行使人是票据债务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三条规定,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但是,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除外。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进行抗辩。本法所称抗辩,是指票据债务人根据本法规定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 拓展延伸 票据抗辩权的适用范围及相关法律规定 票据抗辩权是指债务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对持票人主张抗辩,从而免除或减轻其对票据的付款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票据抗辩权适用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票据的伪造、违法目的、无效背书、违反合同约定等情况。在行使票据抗辩权时,债务人应及时提出书面通知,并提供相应证据。持票人有义务对抗辩进行调查核实,并采取必要的法律行动。同时,法律规定了一定的时效性和程序要求,债务人应在规定期限内行使抗辩权。总之,了解票据抗辩权的适用范围及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维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票据抗辩权是债务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对持票人主张抗辩,以减轻或免除其对票据的付款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三条规定,债务人不得以与出票人或前手持票人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但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除外。债务人行使抗辩权应及时提出书面通知并提供证据,持票人有责任调查核实并采取法律行动。了解票据抗辩权的适用范围和法律规定,对于维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三条 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但是,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除外。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进行抗辩。本法所称抗辩,是指票据债务人根据本法规定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