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同时,将现行个人所得税第1级税率由5%修改为3%,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扩大3%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国家工资扣税标准根据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中国目前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从最低的3%,到最高的45%。收入越高,对应的税率也就越高。每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1005元;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2755元;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5505元;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国家工资免征额公众对“起征点”存在误解。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起征点”与“免征额”有着严格的区别:所谓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时不征税。一旦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则要就其全部的数额征税,而不是仅对其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所谓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征税对象总额中预先减除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二者的区别是:假设数字为2000元,你当月工资是2001元,如果是免征额,2000元就免了,只就超出的1元钱缴税,如果是起征点,则是不够2000元的不用交税,超出2000元的全额缴税,即以2001元为基数缴税。以上就是国家工资扣税标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 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