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政府雇员和合同工区别 |
释义 | 政府雇员和合同工区别:政府聘员和政府合同工区别不大,其性质其实是一样的。 1、政府聘员除不具有行政执法权外,参与的工作和绝大部分普通公务员是一样的。 2、政府雇员做得好,也必须经过政府统一组织的考试才能成为公务员或事业编制。 3、相对来说,福利补贴待遇就没有政府合同工好。 4、政府聘员不纳入国家机关人员的正式编制序列,按劳动法交付“五金”,工资待遇也比正式人员低的多。 5、政府聘员制度始于2007年,基本建立了聘员管理的初步框架。 6、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聘员制度的引入,是具有充分的前瞻性和积极意义的。它是一种以契约化管理的用人方式,打破了政府用人的单一化形式。 一、合同制员工是否是正式工 合同制员工是正式工。 正式职工是指在人事局、劳动局、民政局等职能部门办理过手续的职工。被录用者一般实行学徒制或经过半年和一年的熟练期,学徒期和熟练期满,经考核试用合格才能转为固定工。1985年以后招收固定工制逐步被劳动合同制所取代。 合同制员工直接与企业签合同的员工,比如银行的校园招聘、合同制柜员招聘、电网的校园招聘,都是这种用工性质,现在来说,这种用工其实也是正式工。 企业招用合同工采取公开招收、自愿报名、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原则。合同工与所在单位固定工享有同等的劳动、工作、学习、参加企业民主管理、获得政治荣誉和物质鼓励等权利。国家对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实行社会保险制度。退休养老基金由企业和劳动合同制工人缴纳,退休养老金不敷使用时,国家给予适当补助。实行合同工制的根本目的在于,打破铁饭碗、大锅饭,真正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 二、合同制和编制有什么区别 合同制与编制的区别具体如下: 1、招聘方式不同。合同工是通过人事部门发布招聘信息,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编制工则是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和部队军官转业安置等方式获得工作; 2、工作权限不同。合同工只能是协助执法;而编制工则具有执法权; 3、待遇不同。合同工的工资是用人部门内部经费发放,而编制工的工资是由国家财政保障; 4、合同制的主体一方通常为为公司企业,编制的主体一方通常为事业单位机关。 一、合同工转正式编制需要下列条件: 1、公开选拔,主要是在地方开展,选拔的多为实职领导岗位; 2、公推公选,先由个人自荐组织推荐和群众举荐,然后再通过考试、面试、考察等环节公开选拔,最后进行任命。 二、编制共分为三种,分别如下: 1、行政编制。在党委、政府、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党政部门里面,具有行政身份; 2、事业编制。在党委、政府、公检法、医生、教师、大型国企中工作的具有事业编制身份; 3、企业编制。通常有两种情况: (1)该单位除了有事业人员的编制外,还有的人员按企业用工对待,不占事业编制,属于工勤人员; (2)单位除了事业编制外,另办有企业性质的单位,隶属于这个事业单位,该企业性质单位的人员当然身份是企业员工。 总之,合同制是由用人单位采取招聘或竞聘的方法,经过资格审查和全面考核后,由用人单位与确定的聘任人选签订合同,而进入编制都要经过公开招考才可以;合同制的合同具有一般合同的性质,而编制是按照公务员的待遇来确定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