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订金与定金哪个不能退
释义
    定金与订金的主要区别在于定金是不能退还的,具有担保作用;而订金是可以退还的,属于法律层面的单方行为。定金在合同无法履行时无权请求返还,而订金仅可作为损害赔偿金。股权转让定金纠纷属于合同纠纷,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纠纷有不同的规定。定金合同的特殊成立要件包括以主合同有效为前提、实践性合同、定金数额应少于合同款项的20%等。
    法律分析
    订金与定金当中的定金是不能退还的,定金在合同当中具有担保作用,给付定金的一方当事人做出了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行为时,一般是无权请求返还定金的。而订金并不具备担保性质,交付订金的行为属于法律层面的单方行为。
    一、订金与定金哪个不能退
    定金是不可以退还的,只有订金可以退还。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订金并不具有定金的性质,只是单方行为,不具有明显的担保性质。如若交付订金的一方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般情况下,交付订金的视作交付预付款,交付和收受订金的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时,不发生丧失或者双倍返还预付款的后果,订金仅可作损害赔偿金。
    二、股权转让定金纠纷是什么案由
    股权转让定金纠纷属于合同纠纷方面的案由。股权转让纠纷包括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纠纷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纠纷(即股份转让纠纷)两种情况。
    有限责任公司兼具人合性和资合性,我国法律对其股权转让作出了相关的强制性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是典型的资合性公司,其股权以自由转让为基本特征。
    实践中,股权转让纠纷日益增多,尤其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对外转让,我国法律对其作出了较多的限制性规定,如转让时需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等,造成实践中关于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优先购买权等引发的纠纷不断增多。
    三、定金的特殊成立要件
    定金合同的生效除具备一般合同的生效要件外还需具备以下特殊要件:
    (一)定金合同以主合同的有效为前提。主合同无效或被撤销时,定金合同不能生效,已交付定金的一方有权要求返还定金;
    (二)定金合同为实践性合同,以定金的交付为要件;
    (三)定金的数额应少于合同应给付的款项,其具体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能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定金合同要采用书面形式,并在合同中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生效。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结语
    定金与订金在合同中的性质和退还规则有所不同。定金具有担保作用,一般情况下不能退还;而订金仅是单方行为,可以退还或作为损害赔偿金。股权转让定金纠纷属于合同纠纷,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定金合同的成立要件包括主合同有效、实际交付定金等特殊要求。当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抵作价款或收回;若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给付定金的一方无权要求返还,而收受定金的一方应双倍返还。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
    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23:5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