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申请拒执罪需要什么证据 |
释义 | 拒执罪的立案需要供述、证人证言、物证等证据。拒执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拒执罪的立案标准包括财产转移、拒不协助执行等情形。法院捍卫国家法律制度,对拒执罪必须采取刑事处罚措施。拒执罪的勘查过程具有一定难度。 法律分析 一、拒执罪立案需要什么证据 拒执罪立案需要以下证据: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2.证人证言。 3.物证、书证。 4.现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等。 5.共同犯罪的,各行为人之间如何进行犯意联络、联络内容、具体分工等情况。 二、拒执罪应该判多久 拒执罪的判刑如下:行为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三、拒执罪的立案标准 1.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2.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3.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4.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5.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法院捍卫和代表的不仅是国家的法律制度,人民法院实际上也是代表着国家权力,如果连法院的判决结果都不执行,那就说明当事人完全就是藐视国家权力的。对于部分老赖,还是必须要采取刑事处罚措施才能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拒执罪勘查过程中的难度也是很大的。 结语 拒执罪的立案需要充分的证据支持,包括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证人证言、物证和书证等。对于拒执罪的刑罚,根据刑法规定,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拒执罪的立案标准包括被执行人故意转移财产、拒不协助执行等情形。法院代表国家权力,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是对国家权力的藐视,因此必要时采取刑事处罚措施来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拒执罪的勘查过程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四条 财产被查封、扣押后,执行员应当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间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应当拍卖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不适于拍卖或者当事人双方同意不进行拍卖的,人民法院可以委托有关单位变卖或者自行变卖。国家禁止自由买卖的物品,交有关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九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查封、扣押财产时,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属到场;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执行。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其工作单位或者财产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应当派人参加。 对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执行员必须造具清单,由在场人签名或者盖章后,交被执行人一份。被执行人是公民的,也可以交他的成年家属一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