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申诉进入抗诉程序 |
释义 | 刑事案件抗诉程序为:1、人民检察院决定抗诉;2、将抗诉书副本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3、人民法院在收到刑事抗诉书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不属于本院管的,决定退回人民检察院;4、抗诉书没有写明原审被告人准确住址的,应当要求人民检察院在7日内补充,经补充后仍不明确或逾期不补的,裁定维持原判。 一、上诉和抗诉的区别是什么 上诉和抗诉的区别如下:1、主体上:有权上诉的主体包括:刑事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过被告人同意有权提起上诉的;被害人没有上诉权,但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有权抗诉的主体包括:仅限于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2、理由上:上诉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当事人不服就可以提起上诉。而抗诉必须是检察院认为原裁判确有错误;3、提起方式上:上诉的方式既可以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抗诉的方式,应当提交抗诉书,不能采用口头形式。4途径上:提出上诉有两条途径,既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提出抗诉仅一条,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检查院,不能直接向第二审法院提。 二、抗诉和上诉的区别 1、主体不同。 有权上诉的主体,刑事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独自、完整的上诉权;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有权提起上诉的主体仍然是被告人。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享有完整、独自的上诉权;被害人没有上诉权,但有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权利。 但被害人只能就一审的判决请求抗诉,对裁定不能请求。有权二审抗诉的主体:有权二审抗诉的主体仅限于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不能按照第二审程序对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 2、理由不同。 上诉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不服就可以上诉。抗诉必须是人民检察院认为原裁判确有错误。 3、提起方式不同。 上诉的方式,既可以采用书状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抗诉的方式,不能采用口头形式,应当提交抗诉书。 4、上诉、抗诉的途径不同。 上诉的途径:提出上诉既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途径:提出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检察院,不能直接向第二审法院提出。 5、刑事案件上诉不加刑,就是上诉不会加重处罚,但是检察机关抗诉不受此原则限制。 6、上诉只能在一审判决后判决未生效的上诉期内提出;检察机关抗诉分为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二审抗诉只能在抗诉期内提出,再审抗诉在判决生效后任何时间都可提出。 三、刑事诉讼的相关知识 1、上诉方式 上诉可以上诉状提出,也可以口头提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4条规定,上诉人上诉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 2、抗诉方式 《刑事诉讼法》第185条规定,即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而决定抗诉时,必须制作抗诉书。抗诉书应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交,同时还应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法院接到抗诉书后,应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由上级人民检察院认真审核后决定是否应当抗诉。 3、审理方式 《刑事诉讼法》第187条第1款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对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开庭审理。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五条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或者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公诉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都应当派员出席法庭。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决定开庭审理后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查阅案卷。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以内查阅完毕。人民检察院查阅案卷的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