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疑似职业病定义,疑似职业病怎么认定
释义
    疑似职业病指的是存在职业病患病现象,但是还未经过正规医疗机构的检查,还未能确定为职业病的情况。疑似职业病的认定要从劳动者病症与工作因素,是否出现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的损害后果以及标准等。
    一、疑似职业病定义
    疑似职业病是指与职业病的概念相对应,即有患病现象,有可能是职业病,但是没有经过正规医疗机构的检查,无法确定的情况。患有疑似职业病的员工,应当尽快在有资质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和确认,用人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而达成的协议。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条件,防止劳动者遭受职业健康损害,劳动者健康损害被疑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时,应当得到相应的权益保障。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应当包括:工作场所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费用、健康损害体检费用、实验室检查费用、诊断性治疗费用及住院费等.
    二、疑似职业病怎么认定
    疑似职业病的认定条件:
    1.劳动者的病症与其工作因素有关系;
    2.劳动者已出现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的健康损害表现;
    3.劳动者的诊断结果未达到职业病诊断标准;
    4.劳动者病情还可能继续恶化。
    三、职业病的鉴定流程
    职业病的鉴定流程:
    1.当事人提出鉴定申请并提交申请书;
    2.鉴定办事机出具职业病鉴定资料提交通知书;
    3.当事人10个工作日内如实提交职业病鉴定所需的资料或者书面陈述;
    4.缴纳鉴定费;
    5.符合受理条件的发给受理通知书;
    6.抽取鉴定专家,开鉴定会,进行鉴定;
    7.出具《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职业病鉴定实行两级鉴定制,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
    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诊断鉴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原鉴定组织所在地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申请再鉴定,省级鉴定为最终鉴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16: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