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诫勉问责的影响期是多长时间? |
释义 | 诫勉问责是一种党内纪律措施,对轻微违纪行为或有苗头性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谈话、诫勉教育,以防止小错酿成大错、违纪走向违法。诫勉问责的影响期为六个月内,受到诫勉的领导干部将失去一些评优和提拔机会。党委(党组)应加强对问责工作的领导,追究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责任。综合运用纪律处分、组织处理、诫勉谈话等措施,及时提醒、教育、处理问题。 法律分析 诫勉问责影响期为六个月内。受到诫勉的领导干部,取消当年年度考核、本任期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六个月内不得提拔或者重用。党委(党组)应当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问责工作的领导,追究在党的建设、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诫勉谈话,主要是对有轻微违纪行为或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谈话、诫勉教育,达到提前打招呼、及时提醒、教育挽救的目的。诫勉谈话与纪律处分、组织处理各司其职,都是党组织对有问题的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措施。即,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必须抓早抓小,防止小错酿成大错、违纪走向违法。因此,综合运用纪律处分、组织处理、诫勉谈话等措施,发现问题该提醒的提醒,该教育的教育,该处理的处理。 拓展延伸 诫勉问责的时效性:影响期与处理时限之间的关系 诫勉问责的时效性是指在发生诫勉问责后,其影响期与处理时限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影响期是指诫勉问责对被问责人产生影响的持续时间,可能涉及职务晋升、奖惩记录等方面。处理时限则是指对被问责人采取相应措施的时间限制,通常由相关法规或规章制度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权衡影响期与处理时限之间的平衡,确保问责措施既能够对被问责人产生有效影响,又能够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得到处理。因此,对于诫勉问责的时效性,需要综合考虑影响期与处理时限之间的关系,以实现问责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结语 诫勉问责是一种有效的党内纪律措施,对于轻微违纪行为或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谈话、诫勉教育,起到了提前打招呼、及时提醒、教育挽救的作用。诫勉问责的时效性十分重要,需要在六个月内对受到诫勉的领导干部进行相应处理,并取消其年度考核和评优资格。党委(党组)应当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对问责工作的领导,追究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责任。综合运用纪律处分、组织处理、诫勉谈话等措施,及时提醒、教育、处理问题,防止小错酿成大错、违纪走向违法。因此,诫勉问责的时效性对于党的建设和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 第二条根据党委(党组)要求,纪律检查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对下一级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委托其所在党委(党组)的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 第三条党员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对其进行诫勉谈话: (一)、不能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以及工作部署不力; (二)、不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作风专断,或者在领导班子中闹无原则纠纷; (三)、不认真履行职责,给工作造成一定损失; (四)、搞华而不实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铺张浪费,造成不良影响; (五)、不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用人失察失误; (六)、不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造成不良影响; (七)、其他需要进行诫勉谈话的情况。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